方俊
2025-08-28

方俊(1904.10.26-1998.5.5),江苏武进人,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图学先驱,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固体潮研究的开拓者。
方俊毕生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使个人成功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他率先把地图投影理论运用于中国地图编制工作中,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全国通用的兰勃脱正形投影与亚尔勃斯等面积投影系统。申报馆1934年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凝聚着他大量心血。
新中国建立后,方俊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测量工作,不顾极其艰苦的条件,利用仅有的少量数据开展研究。
他主持了全国天文重力水准网的规划和全国重力基本网的测量规划工作,开展地球重力场对卫星轨道的摄动问题研究,积极为我国空间科学和国防建设服务。在困难时期仍指导和从事利用重力资料推算高程异常和垂线偏差的研究。直到晚年,方俊仍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固体潮”、“地球自由振荡” 的研究。
方俊的座右铭——勤能补拙。
他勤奋忘我、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学术后辈,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他积极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为我国大地测量与地球重力学领域培育出众多著名学者及中坚力量。
| 附 件 |



